地方地名沿革
二橋:有道路從東邊的尖山貫通此地至西邊的中庄,而這條路在此地的兩端分界線上剛好都有橋,故稱二橋。
二甲九:乾隆初年時,業戶張必榮、吳際盛開福安陂,引來擺接溪(今大漢溪)水,當時最早入墾此地的林姓移民,在此共墾地二甲九分,故名二甲九。在鐵、公路尚不發達的時代,水運是鶯歌對外重要交通方式,而二甲九因位於大漢溪旁,所以早年岸邊設有碼頭,是清代艋舺、大嵙崁間的重要中途港之一。日治時期,雖有鐵、公路及輕便車到,但二甲九「義渡」仍是二甲九、橋仔頭及八德居民要到三峽的主要交通工具。「甲」為面積單位,源自於荷蘭,鶯歌的開拓年代或許還可往前再推。
橋仔頭:乾隆初年,泉州人在樹林開墾潭底莊後,轉進桃園方向延伸,在鶯歌建立橋仔頭聚落。
第二渡船頭:相思樹林裡有小路可下至河岸沙洲邊,為舊時渡船頭,但因為此地地形落差較大,牛車不能順利上下,所以此處多供載客少供載貨。現在碼頭已沈沒入大漢溪中。據河岸住戶形容,百年前相思樹林渡船頭的生意繁忙,八塊厝(今八德市)居民多仰此水運交通,因此岸邊不遠處曾有熱鬧的市集,連住宿的旅店和色情茶室都有,而今只剩荒煙蔓草。相思林的風景優美,溪水深闊,涼風習習,為二橋居民聚會作早操的場所。
秦厝:秦姓在閩南姓氏中較少,全台閩人秦姓者,幾乎70%居住二橋、二甲一帶。
二甲九:乾隆初年時,業戶張必榮、吳際盛開福安陂,引來擺接溪(今大漢溪)水,當時最早入墾此地的林姓移民,在此共墾地二甲九分,故名二甲九。在鐵、公路尚不發達的時代,水運是鶯歌對外重要交通方式,而二甲九因位於大漢溪旁,所以早年岸邊設有碼頭,是清代艋舺、大嵙崁間的重要中途港之一。日治時期,雖有鐵、公路及輕便車到,但二甲九「義渡」仍是二甲九、橋仔頭及八德居民要到三峽的主要交通工具。「甲」為面積單位,源自於荷蘭,鶯歌的開拓年代或許還可往前再推。
橋仔頭:乾隆初年,泉州人在樹林開墾潭底莊後,轉進桃園方向延伸,在鶯歌建立橋仔頭聚落。
第二渡船頭:相思樹林裡有小路可下至河岸沙洲邊,為舊時渡船頭,但因為此地地形落差較大,牛車不能順利上下,所以此處多供載客少供載貨。現在碼頭已沈沒入大漢溪中。據河岸住戶形容,百年前相思樹林渡船頭的生意繁忙,八塊厝(今八德市)居民多仰此水運交通,因此岸邊不遠處曾有熱鬧的市集,連住宿的旅店和色情茶室都有,而今只剩荒煙蔓草。相思林的風景優美,溪水深闊,涼風習習,為二橋居民聚會作早操的場所。
秦厝:秦姓在閩南姓氏中較少,全台閩人秦姓者,幾乎70%居住二橋、二甲一帶。
名勝古蹟(景點)
鶯歌最高學府鶯歌高職為全省第一座縣立高職,亦為唯一一所,自民國86年開始招生,在設備最新,師資最優的鶯歌高職裡,有資訊科、資料處理科、美術工藝科、廣告設計科、陶瓷工程科。鶯歌高職特有的陶瓷工程科在首任校長林國泰先生的朝暮奔波、盡心盡力的帶領下,使鶯歌高職肩負了文化傳承的使命!
地方美食
古記甜不辣 (02)8677-3636 地址:23942 新北市鶯歌區中正三路175號
瀏覽人次:5115 人
更新日期:2024-04-25